从“周一见”谈事件营销

来源:http://www.guangsou.cc/news/18.html   发布时间:2014-12-19


济南网站设计


“周一见”是这两天的热点微博话题,男星文章昨日微博承认出轨一事。刨除对渣男行为的愤慨及对马司令的怜悯之心,该事件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完美的新闻报道。还原整个事件的进展流程,从开始的南都总编发声,到微博大v的各类爆料;从腾讯视频的偷拍流出到新闻资讯端的整合视角;每个人可以轻松快捷的获取该事件前前后后的各种信息。虽然你有权选择相信与否,但从你打开这条新闻的那一刻起,你已经被影响了。

人无八卦不活,如此热点,一定会有人想要从中得到点东西。所以,这里有这样一条新闻:3月28日,文章与黄圣依新片《我在路上最爱你》上映,恰好在此时爆出这种消息,难免让人产生炒作的联想。据知,文章在《我在路上最爱你》里扮演一位富二代“渣男”,正好符合文章“出轨”被评“渣男”的“现实”。看过之后,忽然觉得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事件营销:因为简单实用,所以花样作死?

对于电影电视剧在宣发期的绯闻炒作,早已成为剧集播出放映前后的例行甜点。虽然大家利用事件营销的形式不尽相同,不过总的来说都是遵循利用演职人员影响力变现的原则来制造热点事件。我们可以粗略的列出几部来:

《泰囧》, “徐峥当街搂美女,与陶虹遭遇婚姻危机”

《步步惊情》,“吴奇隆在陪刘诗诗挑选婚戒”

《分手合约》,“白百合陈羽凡离婚,与彭于晏片场生情”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事件营销的内容早已不是简单的绯闻炒作,而是可以包含出轨、小三、艳遇、结婚、怀孕等等总之一切可以八的话题。甚至在今天一天当中,搭文章牌顺风车的就包括了:

马司令你要挺住,迟帅大仇已报

冯绍峰狂删微博被疑情变

白百合彭于晏动真情与陈羽凡离婚

汪峰周一诸事不宜,千万不要发新闻

所以,在这个缺乏互动的市场上,简单实用的意淫话题实在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不同形态的媒体已然有了分工?

在文章出轨的报道之中,不同形态媒体的表现,是一个很好玩的话题。由于不同媒体的特点属性不同,使得每一方都想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做新闻。它们角度不同,却互相补充,最后形成了一个多维度视角的报道。

微博作为事件的主要爆料地与主讨论战场,是事件进行深度发酵的最好场所。时事传播的最新消息;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衍生出来的搞笑段子等等这些都会使得微博作为大型社会事件讨论区扛把子的地位更加凸显。

新闻类门户由于在快速反应能力上的欠缺,使得他们只能将精力从分散报道转向大而全的时间概览上来。这些对于想要一站式获取时间全貌的读者来说仍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自媒体及社交工具目前对此深表无力,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媒介以及做一些对于该热点的专业类分析。或许尝试将微博中的碎片化观点整理会是一个有用的新思路。

最后我们回到事件最开始的发起者——《南都娱乐周刊》。在这个所谓互联网与传统之间的大战如火如荼进行之时,我们却看出了专业互联网媒体对于深度内容探究的苍白无力。我们无法否认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变化,但是也不能期待它会完全颠覆一个业已存在多年的体系。南都选择从微薄爆料来带动杂志可预期的大卖告诉我们,或许更多的融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点评:
      此类屡试不爽的案例,恰恰证明出互联网行为对于媒体产生巨大作用的产品矩阵出来,线路图,很直观,由微博为出发点—微博转发互动—确定事件正面与反面—大而全的新闻媒介转发—网友再次互动,但实际对于这种事件,其实在产品矩阵里缺乏的自媒体与社交平台,不是因为反应不够及时,或是深度不够,反而是相反,是因为事件的可衍生的深度不具备可讨论性,只是满足人性中猎奇与探求的心理而已,如一旦探求的过深或短时间内真相明了,则也失去了这次事件吸引力。
      而这次事件让人醒目的一点,挑战了微博事件48小时发酵到结束的规则,在关键词里,用周一见,直接挑逗了大多数人的神经,使事件发酵时间延长,此种方法,更类似互联网营销的做法,发谍照—做内测—挑逗爆点—终点:产品发布会。
      从个人意愿来说,并不期望自媒体参与此类事件,自媒体保持对于新闻的态度与深度即可,如事件发酵超过一定的周期,或是出现另外值得挖掘深度的爆点,自媒体的参与也变得相当自然。
      所以,任何事件的传播与互动,在整个过程中都是自热而然的行为,从事件的触点到转发到爆发到归纳到总结到思辩最后是思变与平衡,新闻媒介的跟进也是如此规律,顺序还未到,事件的深度还未到,那么也就不会受到自媒体与社交平台的关注与吐槽了,冷淡也是理所当然的。

关注济南广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微信号:guangsou
电 话:4000-600-758
邮 箱:shandong@guangsou.cc 
网 址:www.guangso.cn

上一条: 更换网站域名技术之外的那些事

下一条: 未来三年电商O2O趋势:传统品牌窗口期到来